一、爬行游戏:锻炼宝宝平衡能力,促进亲子交流

11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熟练地爬行,这时可以尝试一些爬行游戏,如爬楼梯、爬过障碍物等。家长可以准备干净的楼梯,让孩子练习爬上爬下,或者从地上爬着上床,这样可以锻炼宝宝的双腿力量。同时,家长可以仰卧在床上做各种姿势,让孩子爬过你的身体,这样的游戏既能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,又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。
二、拿蜡笔乱画:锻炼小肌肉力量,提升手眼协调能力

给孩子准备一张干净的纸和各种颜色的蜡笔,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拿起红色的蜡笔,模仿你在纸上随意乱画。在画画的过程中,家长可以鼓励孩子:“宝宝画的是什么?像红色的太阳,真棒!”这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宝宝的小肌肉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,为以后的绘画能力打下基础。
三、推小车:学习走路,掌握身体平衡

如果没有适合孩子推的小车,可以用比较沉重的椅子代替。当孩子能双手扶物行走时,可以让他扶住椅子的后背,推着椅子行走。家长在旁边保护的同时,需要鼓励他。这个游戏有助于孩子学习走路,掌握身体的平衡,并可以使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。
四、模仿动物叫:锻炼语言发音能力

可以准备一本有各种动物的书或卡片,家长一边指着一个动物,一边说:“小羊。小羊怎样叫?咩——咩。”通过多次玩这个游戏,孩子逐渐会模仿许多动物的叫声,锻炼了孩子的语言发音能力,为以后的言语表达打下基础。
五、听声辨图:增强记忆力,培养学习兴趣

将印有动物、用品、食物等图片的认知卡放在桌上,妈妈说出名称,让宝宝找出相应的图片。这个游戏使宝宝手脑并用,学会听声辨图,还能动手去捡出来。通过视、听、手的协作,增强宝宝记忆力。宝宝学的新图要经常复习,并及时鼓励,培养锻炼学习兴趣。
六、辨认颜色:培养共性概念,拓展认知范围

比如,妈妈拿起一个红色的积木,对宝宝说“红色”。宝宝能很快记住。但宝宝往往只将一种颜色与一种物体联系起来。因此,为避免宝宝混淆,妈妈最好把一堆红色的物体放在一起,告诉宝宝这些都是“红色”,让宝宝接受:许多东西都可以是红色的。从而将红色变成一个共性概念。这个改变可以延迟到1岁时才能真正懂得。
七、感知圆形的游戏:培养空间感知能力

让宝宝自己盖上喝水用的塑料杯,或者用积木堆叠成圆形。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,为以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。
八、电话游戏:锻炼听觉、语言能力,培养社交技巧

准备一台玩具电话或把真电话的电线拔掉。让宝宝坐在你的膝上,把电话放在你的耳边,并同他讲话:“喂,(宝宝的名字)。”然后把电话放到他的耳边,重复同样的句子。这样重复几次后,你可以用两三句话的长句同他交谈。在谈话中,要使用宝宝的名字和他能听懂的其他单词,如“爸爸”、“再见(拜拜)”等等。而后把电话放到他的耳旁看他是否对着电话说话。
九、讲故事:培养听觉、语言能力,激发想象力

把宝宝抱到膝盖上,给宝宝讲图画书上的故事。你可以这样开头:“
网友评论